3年前的秋天,听说沙涨村是溧阳比较有特色的村落,便去参观游览,拍了一些照片。昨晚与同乡小聚,因有同学之妻在座,同学为沙涨人,又姓偰,就说到沙涨村,相约今天发图文给大家看看,推介一下沙涨村。
“沙涨”一名,因墓而起,元至治间(1321~1323年)自建立沙里的威墓及其祭庵起,至今已近700年。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偰斯渡东海南回,归葬父兄于沙涨,遂环墓而居,形成了沙涨村,距今已经有661年。据说沙里的威的孙子普颜不花是至正五年的右榜状元(武状元),普颜不花与偰斯为同时代人,两人第四世祖为同一人。
沙涨村位于溧阳市城北约十里,东临护城河,西至溧金河,北至眭家河。原有沙涨河自东向西穿村而过,现在村东的河道已经不见,残存的西段,部分河道也几近淤塞。
村中尚有池塘,不知是否与原来东段的河道有关。池塘的水质尚清,塘边有用水泥楼板搭的码头伸入塘中,不时有村人在码头上洗物。
村中池塘边尚有菜地,种植着一些蔬菜,可以看到溧阳特色菜白芹的传统种植法(土壅法)。
原来的村落建筑沿河北侧分布,街巷两横六纵,目前这些结构是否完整保存,我没有去考察。我主要看了旧有风貌保存较好的这一段,在河的北侧,偰家祠堂坐落在这一段。
我去时,偰家祠堂尚未修缮,屋顶破漏,大门紧锁。老墙、老门和门口的门当等显示这是一座老屋。大门上有一副对联“莫道沙涨河水浅,奔流到海天上来”,可以窥视这个村的底蕴。
村中还有不少古树,主要在合刺普华墓周边和村中的道路傍,我拍了一些照片,村中可能还有古树,我也没有去寻访。
沙涨村与一般村落有别,因其承载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家族在中原迁徙入籍,以及与汉族汇流融合的不平凡演变历史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剌普华墓,历史民居建筑43处,传统风貌建筑18处,另有石刻文物、古树名木等众多文物古迹,以及“跳马灯与舞狮”、“沙涨村庙会”、“公堂开门”等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溧阳市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江南古村落。
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
合剌普华墓道旁的石刻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