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知道,有許多遊戲手柄,如家用遊戲主機的手柄,FC,MD,SFC,XBOX,PS……
又比如計算機上用的USB有線手柄,無線手柄,甚至特製手柄……
在使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哪種遊戲手柄的使用壽命較長?
這些手柄類的東西,無非都是這幾種類型開關設計的集合。
1.鍋仔片 ,即凸起金屬片通過按壓實現開關,是不可輕易替換的部件,性能隨使用次數以及時間下降。
2.微動開關,滑鼠以及手柄LR鍵常用,如果正常使用的話,以歐姆龍的微動為例,也有上千萬次的點擊壽命。
3.導電塑料,易替換的優點淘汰了不少鍋仔片結構,手感隨塑料材質而定,不過容易受氧化影響而性能下降。
4.按鍵開關,感覺乾脆,但結構較弱,而且容易壞,替換困難,部分LR鍵有採用這種結構。
5.機械軸,現在也就機械鍵盤上還比較見得多,手感清脆,噪音大,壽命長。
6.搖桿,現在一般都是以模擬搖桿加上一個下壓的按鍵開關組成,然而相比起其他器件壽命衰減,搖桿的損耗則會直接破壞體驗。而且維修係數也屬於最高,卻又是使用率最高的器件,真是矛盾。
7.回彈式滑動變阻器扳機,與搖桿類似,常見於xbox系手柄,但使用場景的損耗絕對值會比搖桿少的多,但是也基本屬於無法修復的器件之一。
所以並不能單純比較哪種手柄比較易壞,但可以確定的是,越老的主機的原裝手柄受到氧化影響,必然會比新手柄的性能要差。
不過由於器件的尺寸問題,同等程度下的遊戲時間,掌機應該會比主機手柄易壞得多。
主要看手柄設計的好壞和生產(代工)工廠的品控質量。早期FC手柄跟主機是直接相連,無法自由插拔,所以無論導線壞了或者按鍵壞了,都完蛋鳥。而且初代FC右側按鍵竟然是正方形的,先天設計問題導致按下後可能無法順暢彈起,後來改良的圓形按鍵才解決了這個問題。不過在那個年代,FC手柄已經是質量相當好的手柄了。
到了SFC和MD時代,終於得以插拔手柄,這種好處顯而易見,就算導線壞了,可以再換個新手柄接上直接打。這個時候的手柄依然保持了日本廠家的高質量基因,所以這兩個手柄難分伯仲,也就是質量都很好咩。可是有個現實情況,SFC上智力遊戲佔據主導,RPG遊戲都是找寶物推箱子對話和回合制用魔法,對手柄的使用相對溫和。而MD上體力遊戲佔主導,都是猛烈搓招發波奔跑跳躍來回出拳,對手柄的使用明顯激烈許多。這樣看來,MD的手柄事實上更容易壞。
再到索尼稱霸的PS和PS2時代,索尼的手柄開創性的加入了人體工學,又從任天堂那裡抄來了類比搖桿和震動功能,使得它看似成為了最牛逼的手柄,說到質量,還是得看出品的時間。大概趨勢就是第一批設備質量普遍特別好,逐漸的開始偷工減料,並且由多個代工工廠生產,每個代工廠的產品特徵不同,到了最後一批產品,雖然都是正品,但是已經沒法跟第一批產品比了。(我手上至今還有1套PS2設備30006R,手柄至今15年了,依然沒問題!後來買的最後一批PS2設備90001和90004還有90006的手柄,感覺都明顯不同,差的遠呢)
至於微軟的手柄,XBOX一代時手柄大的過分,很快改良成了小型款,才算是手柄。到了360時,微軟花費巨資研製符合人手的手柄,使得360手柄成為了動作遊戲首選和國內模仿首選,直到現在的X1精英手柄,都是手柄玩家摯愛。質量方面,考慮到時代變遷和經營策略,肯定沒法跟從前時代的產品相比較,對於當下來說,也算是很良心的了。
電腦手柄啊,哎,都是仿製上面的各位主角,質量參差不齊,一般知名品牌都還在那個價位上說的過去,小牌子就自由了,什麼質量的都有。
非要排個序的話:PS(PS2)&>XBOX(360、ONE)&>SFC&>MD&>FC&>電腦手柄(模擬器手柄)。
自己手邊有一個服役3年,吃灰10年,購於2004年的PS2手柄。刷新了我對手柄的認知。
更神奇的就是,我用的還是當年電子城15塊錢的那種轉接器,WIN10能用不說,居然還是自動更新驅動。
小時候常在PS上玩拳皇,搖桿被搓壞的手柄堆了一箱。
後來上高中買了個XBOX手柄,用了八年,摔了無數次。現在,搖桿上的膠套搓沒了,LB偶爾需要使勁按才有反應,但就是不壞。
推薦閱讀: